
何乐,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20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班学生,2025届自治区优秀毕业生,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校期间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广西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乙组一等奖、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节目朗诵二等奖、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2022阳明心学大会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阳明诵”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在多重角色中破茧成蝶
大学四年时光,对何乐而言,是一场不断突破自我的成长之旅。她一路解锁班长、校讲解队成员、党务中心宣传部部长等多重身份,每一个新身份的背后,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也让她在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木上,经历着重重考验。初入大学时,面对这些压力,她也曾手足无措,不敢表现自己,但在老师的指导和自我摸索中,她逐渐掌握了时间管理与事务协调的技巧。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统筹协调与沟通能力,更让曾经怯于展现自我的女孩,蜕变成能从容应对突发状况、自信表达观点的优秀学生干部。她感慨道:“每当团队遇到困难,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我能够主动担起责任,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这种能够掌控局面的从容感,让我深刻体会到,过去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化作了照亮我前行道路的璀璨星光,一切都是值得的。”

(参加朗诵比赛)
迎万难,赢万难
“比起结果,我更享受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回顾大学时光,在参加的十多场大小赛事中,何乐始终秉持这一信条。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展演期间,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对手,她倍感压力,生怕因自己的失误影响整个团队。但在老师耐心指导与队友相互鼓劲下,她与团队日夜排练、反复打磨,最终参演的作品《一梦唐宋》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节目朗诵二等奖。“只要大家劲往一处使,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太差!”何乐说。
秉持“知识是相通的,人更应是多维度发展”的理念,何乐勇敢地向跨专业领域发起挑战,投身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她充分发挥自身传媒专业的宣传优势,化身团队的“传播使者”。在路演现场,她瞬间切换至专业主持人模式,身姿挺拔、气场全开,用富有张力的语言和自信从容的台风,将项目蓝图娓娓道来。当传媒素养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她的演绎下深度交融,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不仅征服了评委,更助力团队斩获佳绩。谈及这段经历,何乐眼中满是骄傲,她笑着复盘:“站在路演舞台上,就要拿出主持人该有的‘气势’!” 这场跨专业的实践,不仅为她的履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充分彰显了她在跨领域挑战中强大的适应能力与独特价值。

(课程实践拍摄)
以热爱为帆,向全能而行
校外的实习经历,让何乐更加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南宁广播电视台实习期间,何乐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所在部门的各项活动。作为全媒体编辑岗位的实习生,她主动地向经验丰富的电台前辈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通过参与实际工作项目,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本领。
“全媒体时代,主持人不再是聚光灯下的‘花瓶’,而是能写会编、能说会演的‘多面手’。” 何乐将“采编播一体化”的职业标准刻进每一个工作日程。她主动参与新闻采访,扛着摄像机穿梭于城市街巷;在后期制作时,她紧盯屏幕逐帧调整画面色调;即使是休息日,她也会对着镜头反复练习口播,用手机记录下每一次表情管理与气息控制的细节。在她看来,媒体行业的浪潮奔涌向前,唯有将文字功底、镜头语言、现场把控力熔铸成复合型技能,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这份对职业理想的执着坚守,正推着她一步一步靠近心中的梦想舞台。

(拍摄毕业照)
回首来时路,何乐将每段经历都视作命运馈赠的拼图,看似零散的片段,最终拼凑出完整的成长图景。“从前的我,像被茧缚住的蝴蝶,面对困境总在第一时间选择退缩,是一次次打破惯性的挣扎、走出舒适圈的阵痛,让我明白,成长从来不是坦途,而是在自我挑战中,将不可能化作可能。”如今的她,早已褪去怯懦,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无论未来的航程如何波澜壮阔,都将指引她在人生的海洋中,朝着梦想的彼岸,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