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益杰,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
现任职务:传媒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协会会员、广西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兼职)等。
研究方向:影视理论、影视文化传播;智能媒体技术等。
主授课程:视听语言、影视后期技术、摄影摄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影像处理技术、中外电影史、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方法等。
主要履历: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现为“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毕业后,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任教,担任动画教研室主任;2010年至今先后在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与传媒学院工作;2019年赴中国台湾深造,2022年取得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
从事影视专业教育工作以来,主持并完成科研与教改课题4项,其中地厅级2项,校级教改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科研课题7项,其中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地厅级科研4项;先后在各类期刊、国际会议或论文集、国家主流媒体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SSCI类2篇,国际会议类2篇,中文核心期刊类2篇,国家报刊类1篇,教学类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暨广西区科技成果1项。主要成果列举如下:
(一)科研及教改项目
1.主持广西教育厅项目《“新时期”泰国电影的创作与文化研究》,于2011年立项,2014年结题,项编号:201106LX141。
2.主持广西教育厅项目《21世纪中泰电影文化比较研究》,于2016年立项,2020年结题,编号:KY2016YB107。
3.主持2023年部校共建立精品课程项目《〈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4.主持2023年《华语西游电影空间生产与叙事研究》引进人才项目(在研)。
5.近年,参与省部级教改与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代表项目如《新媒体语境下广西高校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硏究》(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跨文化传播硏究》(教育厅科研项目,排名第二);《基于微电影实践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2022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改项目)等。
(二)代表性论文
1.“New Visual Expression of Anime Film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Journal of Sensors, vol. 2021, 10 pages.国际权威SCI&EI / SSCI及《广西社会科学年鉴・2021》收录。
2.“The Impact of Cloud Computing-based Big Data Platform on IE Education”,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Volume 2022,13 pages国际权威SCI&EI / SSCI收录。
3."Behind the violence images——Comments on the creation of Muay Thai action films". Lecture Notes in Arts,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ISSN:2521-8433 ),Vol.4 Part A, 2019,pp.6-9, CPCI/EI/Google Scholar/CNKI/SCIDL/Crossref收录。
4."The epic of heroes——On the creation of Thai movie of legend and epic". Lecture Notes in Arts,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ISSN: 2521-8433 ) ,Vol.4 Part B,2019, pp.334-p337, CPCI/EI/Google Scholar/CNKI/SCIDL/Crossref收录。
5.《〈我和我的祖国〉:历史镜像与家国叙事》,载《中国电影报》,2022年8月31日第11版(理论)。
6.《移动新闻直播融合发展的模式特征》,载《传媒》,2022年9月刊。
7.《刑罚的理性“链条”——论余华〈一九八六年〉的艺术构成》,载《小说评论》,2006年10月秋季刊。
8.《中国早期电影运动与文学运动的错位》,载《福建艺术》,2006年第6 期。
9.《科幻片:于奇观幻象中表达人性情感——兼以斯皮尔伯格〈世界大战〉为例分析,载《传播力研究》,2018年12月刊。
10.《高校传媒类专业影视后期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探析》,载《教育现代化》,2019年5月刊。
(三)参编专著
1.《优秀电视节目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泰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
(四)国家发明专利及广西区科技成果
“一种广播电视传媒工程用三维移动式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ZL201910114637.6,广西科技成果登记号:202129434。
主要获奖及荣誉:
(一)2010年参加“第七届广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软体大赛”,获一等奖和优秀奖各1项。
(二)2011-2019年,先后获得60周年校庆“先进个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广西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导师”等。期间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指导奖40余项,其中国家等级奖3项,自治区等级奖20余项。
(三)2013-2021年指导大创国家级3项,区级多项,其中已完成结题5项、优秀1项。其中2016年获得广西民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2019年赴台湾读博,2022年取得博士学位,随后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賽获自治区银奖2项、铜奖1项。
(五)2023年新增大创项目2项,2023年指导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国家三等奖3项,自治区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
此外,2023年个人获广西民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三);获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三等奖”,广西新闻奖“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