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兰,女,1978.10,毛南族,教授,硕士,现任传媒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新媒体编辑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传媒教育研究
主授课程:《传播学概论》《新闻采写》《网络传播学》《网络编辑》《跨文化研究》
主要履历:
1.近五年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
[1]2019年,《民族地区“三型合一”传媒人才“5A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等次和2019年度民族院校教学成果评估结果A+等级。(排名第二)
[2]2019年,荣获广西民族大学教学十佳。
[3]2019年,《竞赛与项目双驱引领下新闻传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广西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
[4] 2019年,论文《网络空间治理中网络编辑的角色及其能力提升路径分析》获广西民族大学社科奖三等奖。
[5]2019年,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6]2020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7]2019-2021年,广西民族大学“优秀教师”。
[8]2021年,广西民族大学“思政名师”。
2.近五年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及科研项目5项,代表性的有:
[1]2019-2021年度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全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传媒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为例.(主持)
[2] 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数字广西建设背景下新媒体编辑多模态话语传播研究(立项编号20BXW004)(主持)
3.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篇,代表性论文有:
[1]机理、核心、效果:新媒体语篇的框层分析及其互动关系[J].出版广角,2021(13).(独著)
[2]新媒体编辑多模态话语的研究范畴与理论框架[J].中国编辑,2021(01).(独著)
[3]智媒时代编辑权利的让渡与坚守[J].新闻世界,2021(02). (独著)
[4]网络空间治理中网络编辑的角色及其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编辑,2018(02).(独著)
[5]论编辑的符号化思维[J].编辑学刊,2015(05).(独著)
[6]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传媒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实现路径[J].出版广角,2020(17).(独著)
[7]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实践性与媒体性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07).(独著)
[8]非遗资源数字复合出版的构建与思考[J].出版广角,2018(16).(独著)
[9]基于UCD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的痛点分析[J].出版广角,2017(09).(独著)
[10]传播学视野下的毛南族“肥套”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2).(独著)
[10]毛南族“肥套”的符号类型、象征及其功能解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5).(独著)
4.主编参编专著或教材
[1]断裂与交融:凉山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自觉.四川民族出版社.2021.03.(排名第三)
[2]媒体新闻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