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广西第十八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2025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现场总决赛在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拉开序幕。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旭凤,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立荣,中国教育电视台制片人、诵读大赛项目负责人马惠玲等领导、嘉宾莅临总决赛现场。赛事评委会组长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副司长、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张世平担任。来自14个设区市和部分高校的数百名师生、家长以及各界群众到场观摩。


(广西第十八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2025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总决赛现场)
本次总决赛由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承办,设置了初中学生组、集体组、综合组、外国选手组等共12个组别。其中,乡村振兴组特别划分了“乡村振兴村干”“乡村振兴村民”两种类别,参赛对象为乡镇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各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试点村群众,旨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本届大赛全区初赛共报送作品4360件。其中有1820个作品进入自治区视频赛,最后选送259件优秀作品进入现场总决赛。未来三天,在现场总决赛中将决出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作品并根据评委的评审意见推荐作品参加国赛。

(百色市百色高级中学谢昕辰诵读《雕像前盛开的红杜鹃》)
(北海市合浦县党江镇亚桥村村民委员会李细秀诵读《青衣》)

(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刘美伶诵读《大写的中国》)
据悉,自2008年以来,广西已连续举办十八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每年吸引超过100万人参与,作品质量逐年提升。近5年来,广西参加全国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每年的获奖作品数量均在全国前10名,其中2022年和2024年取得获奖数量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18年来,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不断改革创新,无数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在舞台上用声音诠释了自己对于中华传统经典的理解。大赛不仅见证了无数个体的成长与蜕变,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力引擎。